甘肃白银:守护生态底色 推动环境品质向美而行


来源:立博官网中文登录    发布时间:2025-04-17 09:02:29

摘要

央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记者李红笛)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生态环保产业创新

产品介绍

  央广网北京4月11日消息(记者李红笛)4月10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以“践行‘两山’理念 服务‘双碳’战略 创新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吸引来自国内外1000余家知名环保企业参展。

  甘肃省白银市作为主宾城市,在本次展出中,分视频展示和成果展示两个板块,重点展示工业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应用。视频展示板块以白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工业公司为重点,集中展示企业在经济转型不断改善工艺的具体做法、治理污染实践中完成的重大环保项目,以及各企业在空气、水和土壤环境改善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成果板块重点展示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方面大胆实践和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及水污染处理设施的研发、生产和成果。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主宾城市甘肃省白银市展区(央广网发 白银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白银市作为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年产生工业固废700万吨以上,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既是工业城市转型突围的必由之路,也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之举。近年来,白银市全力发展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导的绿色环保产业,谋划实施了54万吨有色金属废渣资源化利用、1.5万吨氧化锌配套改造利用等一批绿色环保产业项目。

  白银华鑫九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在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了无缝衔接与高效运作,真正将废渣“吃干榨尽”,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极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附加值,做到资源高效回收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成为废渣回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与引领者。

  金绿能科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泡陶瓷制备技术,可将固废掺比提升至85%以上,为白银市打造无废园区提供从固废处理到新型建材生产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华鑫九和、靖远高能、石晋矿业、甘肃亿成等固废资源化利用企业形成环保产业集群,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白银市被确定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按照“农业用水要节约高效、工业用水要循环保障、景观用水要适度多元”的节水思路,白银市组织实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引洮二期农业配套和高效节水、靖会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等工程,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十四五”累计下降13.88%,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区域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06%,白银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甘肃凯锐水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污水工艺研发、设备制造加工销售、安装调试、维修改造和技术服务、运维管理,成为白银环保产业的代表,产品在西北地区及山东等省市的工业废污水处理及回用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甘肃森续环保能源设备有限公司采用智能一体化压裂返排液深度膜处理成套装备,可对钻井废水、气田废水、试修废水、压裂返排液、酸化压裂废水,煤化工、矿井水零排放;电厂水处理、含油废水净化处理、钢铁、焦化废水,垃圾渗滤液、餐厨垃圾处理、洗烟废水等采用车载移动站、移动撬装站及集中建站的方式来进行综合处理,采用最大限度回用和集中处置达标排放。

  白银市位于“黄河重点生态区”和“北方防沙带”,是黄河甘肃出界段最后一道“闸门”,承担着“一河清水送下游,两岸风光入画来”的重要使命。目前,白银全市林地面积达到214.81万亩、草地面积到1679.68万亩,经济林栽植面积达到159.08万亩、年产值达35.8亿元,“绿色颜值”正在加速转化为“经济价值”。

  白银忠沃文冠果生态农业选择文冠果这一生态经济双赢的树种,正是看中它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高生态效益、高经济价值、高社会效益的特点。深达5米的根系像“天然固沙网”,每亩年固碳达2.3吨,10万亩种植基地已让昔日荒漠变成绿洲。而果油、果茶、果壳炭全产业链,带动农户致富增收,真正的完成了“叶子变票子、荒山变金山”。

  在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时代背景下,白银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出防治污染、修复生态、集约资源、发展产业的组合拳,加快推进经济绿色转型,把“两山”理念有效转化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高水平发展厚植了“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