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筹产业体系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
产品介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筹产业体系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医药制造业,如何在守护生命健康的同时践行绿色发展?辽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通过以循环经济激活资源价值、以数字赋能提升治理精度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在原料药生产领域,环保治理始终是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难题。随着排放标准持续升级,传统“末端治理”模式已难以应对新挑战。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细河原料药厂区的生产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走进原料药厂区,空中架设的全密闭集气管网构建起绿色生产新范式。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原料药厂区各分厂均设置了全密闭生产环境、统一集气管网,实现了密闭投料、物料密闭输送、密闭离心甩料,不仅大幅度的降低了原料的消耗,更从源头上减轻末端废弃治理压力。
同时,公司创新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增值点。在维生素C生产中,甲醇作为溶媒使用量巨大。怎么来实现庞大数量的甲醇高效利用,东北制药创新开发了甲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前端将浓度低的甲醇,转化为污水处理的碳源,降低外购碳源成本;中端采用多效蒸馏技术对高浓度的甲醇及甲醇气体进行回收,重新用于C生产使用;末端剩余尾气则送入锅炉或RTO焚烧装置进行处理。
“通过开发甲醇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高浓甲醇尾气的排放,还为企业创造了不小的经济效益。”东北制药201分厂副厂长赵志远介绍,“仅此一项,年节约甲醇近620吨,实现经济创效148万元。”
在东北制药智能化生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3000多个能源点位的监测数据。
“2019年,公司建成全国首个医药智造产业园,实现医药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同时依托医药智造产业园,我们建立了蒸汽、循环水、冷冻水等公共能源实时监控平台,优化能源使用效率。”东北制药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吴忠源介绍,公司依托原料药智能生产执行系统,还开发了环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报警监管模块,实时监测废气、废污水处理设施状态,实现自动预警异常排放,确保环保设施稳定运行。
“我们以‘智造+智控’双轮驱动模式,推进数字化节能降耗协同发展,实现公司制作与环保共赢。”吴忠源表示。
登上厂区高点位平台,成片的光伏板与生产车间交相辉映。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东北制药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实现降本增效与低碳转型的“双向奔赴”。
2023年,东北制药利用厂区建筑物屋顶及空地投资建设10万平方米光伏项目并网发电,项目运行首年就节省电费超138万元,节能降耗效果超出预期10%,助力企业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吨。
“光伏项目运行首月,就已经显现其经济效益与环保价值,这也为公司后续清洁能源替代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未来我们会加速自身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全面构建绿色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东北制药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刘永明表示。
绿色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当环保投入转化为竞争优势,东北制药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找到了共生之道。(CIS)